什么是團體標準?
所謂團體標準,就是依法成立的社會團體為滿足市場和創新需要,按照團體確立的標準制定程序,自主制定發布,并由社會自愿采用的標準。團體標準由國務院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進行統一管理。
根據國務院印發的《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方案》(國發【2015】13號)中的規定,政府主導制定的標準分為強制性國家標準和推薦性國家標準、推薦性行業標準、推薦性地方標準;市場自主制定的標準分為團體標準和企業標準,二者均屬于推薦性標準。政府主導制定的標準側重于保基本,市場自主制定的標準側重于提高競爭力。
團體標準的作用:
1、在沒有國家標準、行業標準的情況下,制定團體標準,快速響應創新和市場對標準的需求,填補現有標準空白。
2、團體標準制定需嚴于(或高于)國家標準、行業標準,引領產業和企業的發展,提升產品和服務的市場競爭力。
3、針對已經應用的新產品,可作為第三方檢測認證機構提供技術依據(即在沒有國家標準、行業標準時,團體標準可作為檢驗機構的認證規范)。
4、行業管理性、方法性、指導性技術規范。某類企業或產品基于安全、環保的市場準入規范。第三方開展評價、監管的測試、評價程序與評價方法的標準化支撐。
團體標準的好處:
1、提升企業競爭力,促進貿易成交
團體標準作為第三方機構認證或檢驗的重要技術依據,有助于提高企業及其產品的信用和權威性,提高交易效率,增加各貿易方互認的程度。如,我國云計算市場發展初期,用戶對云服務缺乏信任度,多家企業聯合制定發布了云計算服務協議系列團體標準,現已成為用戶采購云服務的技術依據。
2、獲得獎勵資金及項目支持,提高企業的公認度
為支持和培育團體標準發展,各地方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標準化資助資金獎勵政策,明確將制定團體標準作為獎勵范圍,如《寧波市工業標準化補助經費管理辦法》(甬質聯發〔2017〕2號)明確規定:主持制定團體標準可獲得不高于30萬元補助資金。與此同時,國家質檢總局、國家標準委《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管理辦法》(2016年第83號)規定,對符合條件的團體標準化項目或組織,可申報“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”。
3、提升企業在行業和市場的影響力
團體標準經過市場的不斷檢驗后,可以通過相關的機制被其他標準組織采納,并有機會升級為地方標準、行業標準或國家標準,甚至是國際標準,從而在更大的范圍內實現最佳秩序,有效提升企業在行業與市場的影響力。
上述就是小編的基本講解,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。目前,標準在市場上有很不錯的影響,同時也是一個不錯的宣傳方式,因此想要在市場中有長久的發展,還是需要參與其中的。
地址:深圳市龍華區民治街道梅龍大道51號寶山時代大廈33樓3301-3303 版權所有 深圳市德為先科技有限公司 粵ICP備2023081672號 電腦版 | 手機版